成年赤眼蜂只有黄蚂蚁的一半大小,可以用翅膀飞行。因为一对复眼和三只单眼是红色的,所以它被命名为赤眼蜂。赤眼蜂是一种卵寄生蜂,可以寄生在多种害虫的卵中。它将害虫卵中的物质用于其后代的发育,导致害虫卵无正常孵化。赤眼蜂是许多农林植物害虫的重要天敌,也是广泛应用于植物害虫生物防治技术的寄生昆虫,可以人工大量繁殖。释放赤眼蜂具有操作简单、成本低、效果好等优点。
赤眼蜂防治效果调查是检验赤眼蜂防治质量的重要措施,直接关系到昆虫防治效果。对赤眼蜂放飞控制效果的调查要求经营者认真工作。在放蜂前,应设立一个控制区(无赤眼蜂),详细统计每个区域田间落下的鸡蛋数量,以便进行比较。控制区应尽量选择绿色植被生长、环境条件等与放蜂区差异不大的地块。两个区域之间的距离要求超过200米。黄蜂防治效果调查的主要内容包括卵寄生率、昆虫种群密度、植被破坏率、植被生长和其他指标的统计。植被的生长受天气、土壤和其他环境因素的影响很大。通常情况下,调查仅在影响植被生长的贪食害虫较多的年份进行。调查期间,要求赤眼蜂产区和控制区的土壤条件相似,造林时间相同,养护方法相同。赤眼蜂控制效果调查的主要方法介绍如下。当赤眼蜂被释放时,会吸引一定数量的成虫,将虫卵人工粘在植被上,或者将虫卵放在纱布罩中,纱布罩放在赤眼蜂产卵区和控制区的植被上产卵。产卵数应与相应昆虫种群密度的自然产卵数相同。根据放蜂区和控制区害虫落下的卵数,采集相同数量的害虫鲜卵,观察赤眼蜂的寄生情况。在高温干燥的日子里,鸡蛋很容易干燥,在暴风雨的日子里鸡蛋很容易被雨水冲刷。因此,人工挂蛋的方法一般适用于在正常天气条件下虫卵较大且不易干燥的害虫的防治;或者让害虫直接将卵产在植被的叶子上,卵具有很强的粘性,受天气影响较小。
挂蛋后,应在虫卵孵化前及时取回,并存放在相对湿度约80%的环境中,以免影响计算虫卵寄生率的准确性。赤眼蜂产卵后(部分未产卵应解剖并用放大镜检查),应分别计算赤眼蜂产卵区和对照区的卵寄生率。放蜂后3~4天,分别在放蜂区和对照区采集一定数量的卵,按上述方法观察计算卵的寄生率。挂蛋试验、固蛋试验和取蛋试验各有优缺点,应根据不同情况采用。挂蛋检验方法具有广泛的应用范围。要求及时吸引害虫并将新鲜鸡蛋挂在田间;固定蛋检查方法要求虫卵的“体型”易于识别;取卵测试方法误差较大,一般不使用,但仅在前两种方法未及时使用且错过测试机会时使用。尽管害虫的卵寄生率可以解释黄蜂释放的影响,但不同年份的害虫数量不同,相同的卵寄生速率、昆虫种群密度和单位面积内的植物损害往往不同。因此,在调查虫卵寄生率后,还需要检查昆虫种群密度和植被破坏损失率,以便更解释赤眼蜂放飞对害虫控制的影响。